大晦日的「食物」,提到年越蕎麥麵,不少人認為不可或缺。
根據Weather News於2020年12月進行的調查,回答「不吃」的人僅占8%,而吃年越蕎麥麵的人高達92%。
果然,年末吃年越蕎麥麵的人壓倒性地多。而進一步調查發現,「外食或外送」占4%、「即食麵」占18%、「家中自煮」占70%,多數人選擇在家製作。
家庭自製的年越蕎麥麵中,許多地區或家庭會遵循傳統,搭配固定食材如蝦或油炸豆皮。
針對這些年越蕎麥麵食材的「寓意」,我們訪問了歲時記×食文化研究所代表北野智子女士。
為何蕎麥被視為吉祥食物?
大晦日吃年越蕎麥麵的習俗有多種起源說法:
細長的蕎麥象徵延年益壽與家運昌隆。蕎麥栽培時,即使遇風雨仍能重新挺立,象徵捲土重來。
另外,蕎麥比其他麵類更容易被切斷,象徵在年末剪斷苦難或債務,不將問題帶入新年。
蕎麥還被認為能清除內臟雜質,有助於健康。吃年越蕎麥麵可促進新陳代謝,迎接新的一年。
另一說與金銀細工有關:工匠用蕎麥粉收集金粉,因而被視為能「聚財」的吉祥物。
據北野女士,這些習俗約始於江戶時代前中期,相關詩句出現在元禄年間(1688–1703年)。
還有一說提到鎌倉時代,福岡商人謝國明向貧民分發「世直蕎麥餅」,帶來翌年的好運。
年越蕎麥麵的吉祥配料
年越蕎麥麵的常見配料各有象徵意義:
- 蝦:象徵長壽,煮後的紅色亦為喜慶色。
- 油炸豆皮:稻荷神使者狐的最愛,象徵五穀豐收與商業繁榮。
- 蔥:語帶「慰勞」之意。
- 雞蛋:金黃色象徵財運上升。
- 鯡魚:象徵子孫繁榮,亦有「春告魚」的吉祥別稱。
- 蘿蔔泥:音似「大黑」,象徵豐收與大黑天神。
- 昆布:諧音「喜樂」,祈願幸福。
此外,有地區用山藥泥(自然薯),認為可祛病健體,象徵延年益壽。
東北與長野地區也有在1月2或3日食用「三日山藥泥」的習俗,象徵長壽與驅邪。
地方特色的「年越蕎麥麵」
地方獨特配料與吃法亦別具意義:
- 關西多用雞肉,象徵柏樹的吉祥寓意。
- 京都、大阪盛行「鯡魚蕎麥麵」,使用甘辛燉煮的鯡魚棒煮。
- 北關東用蔬菜煮成的「建長湯」作湯底與配料。
- 岩手的碗子蕎麥、新潟的片木蕎麥、福井的越前蘿蔔泥蕎麥、島根的割子蕎麥皆是當地特色。
年越蕎麥麵不僅是大晦日的習俗,也寄託了人們對健康、幸福、財富的期望。
大晦日吃碗年越蕎麥麵,回顧今年,祈願來年幸福安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