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八章 禮儀

     日本是世界有名的禮儀大邦,小至日常生活,大至婚禮葬禮都有他們一套的做人處事方法。正所謂入鄉隨俗,如果你打算長期在日本生活,這些禮儀上的眉角都是各位應該學習的。雖然說不是全部,但是筆者將在本篇點出一些國人比較容易犯下失禮的行為以及不可不知的基本禮儀,來分享給各位讀者。

■關於鞠躬敬禮以及下跪賠罪

        大家都知道日本人都很愛敬禮,連講電話的時候,就算對方看不到也會邊說邊頻頻敬禮。日本人這邊敬禮的角度也是有學問的,通常分成打招呼(彎腰約15度)、初次見面自我介紹或者表達謝意(彎腰約30度)還有謝罪跟表達深度感謝(彎腰約45度後稍做停留)這三種。

下跪賠罪雖然姿勢都差不多(兩手以及頭貼地),但是所代表的意義大概也可以分成三種,分別為「黑土下座」、「白土下座」及「偽土下座」三種。黑土下座是被迫下跪(道歉也屬於此類),或是強烈表現自己意志時(硬逼對方答應自己要求)使用的。白土下座則是主要表達「由衷感謝」之心意。對於救命恩人或者生命中的貴人,光是請吃飯或者送禮物都不足以表達謝意時,就自然可以使用白土下座。至於逼迫、道謝都不是目的的土下座就是所謂的「偽土下座」,屬於一種逃避、安撫手段。比如大家常在電視上會經常看到政治家在謝罪以及由於犯罪(酒駕或殺人)等鬧上新聞的公眾人物使用「偽土下座」來虛偽表達自己的歉意,雖然他們都心知肚明知道這麼做也沒有人會原諒他們,還是得為了自己的形象下跪。不過對於國人來說從小就被教導男兒膝下有黃金,在日本可別隨便土下座,加上對於日本人來說外國人下跪會讓他們有違和感,認為外國人在不懂下跪的精隨還跪是在敷衍汙辱他們,反而會造成反效果進而激怒他們。

■路上

由於日本趕時間以及使用自行車的人多,所以如果你跟朋友並排走在路上也會造成後方人士不快或者被腳踏車鈴給鐺。

還有路上不能隨意拍照這點也是國人比較不清楚容易失禮的地方。雖然說風景跟建築物外觀可以隨意拍,但是拍這些的時候難免會把行人拍入鏡,就算對方沒發現,上傳至網路時也盡量給這些行人臉打上馬賽克或者裁剪掉會比較禮貌。如果要拍人如和服美女或者可愛小孩之前切記要先得到對方或者對方家長允許,不然有可能會造成糾紛。筆者朋友上次就看到一群幼稚園小孩放學過馬路很可愛,所以舉起相機拍了幾張照後,剛好旁邊有警察看到,然後過來關切並且要求刪掉照片。後來詢問警察相關人事後才知道這是為了要防止有心人進行拐賣人口等犯罪的措施,所以當路上有人用照相機在照別人(尤其是兒童或者小孩)時會去關切一下。

最後是邊走邊吃的部分,日本跟國內以及歐美不一樣,除了在祭典或熱鬧商店街等特殊環境下,日本人都不會邊走邊吃。如果是在路邊店買的話都會在店旁邊吃完才會繼續移動。問了幾位日本人原因後,才知道除了路上沒有垃圾桶不方便丟棄垃圾之外,日本人也不喜歡被陌生人看著吃東西。

■電車上

        不能大聲說話,更不能講電話以免干擾到想要休息的人。下雨天進車廂前要把雨傘收起來或者綁起來不讓他散開以免弄濕別人。背包也要往前抱著才不會撞到或者擠到後面的人。

■坐車

        車子裡面也是有分上座跟下座的,如果是坐計程車或者有司機開車的情況下,地位最大的人要坐在司機的後方,地位最小的人要坐在助手席。如果是上位的人或者客人在開車的話,地位最大的人就要坐在助手席,地位最小的人要坐在後方坐位的正中央。

■廁所裡

        日常生活中上廁所使用小便斗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特別要注意的,但是如果是商業上你去拜訪對方公司想要借廁所時,就需要使用離廁所門口最近的才算是懂禮儀。因為日本有所謂的上座下座的習慣,比如說吃飯的時候地位越大的人要坐的離門口越遠,坐電梯的時候要往越裡面擠,也就是說離門口越遠的地方就是地位越大的人的位置,於是上廁所的時候自然而然也套用到這習慣使用離門口最近的小便斗。

■電梯裡

        第一個進去的人要站在操控板前面,幫助被擠到後面的人按樓層。如果你是第一個進電梯後又走到最裡面的話,有很大可能會被別人白眼。然後電梯裡如果左看右看算是失禮會造成別人不自在的行為,所以日本人一進電梯大多都會安靜下來後,抬頭往上面看樓層燈靜靜等待到達。

        如果是身體力壯的人到車站或者百貨公司等擁擠的地方,如果沒必要盡量別搭乘電梯,電梯是要留給娃娃車或者輪椅的人使用。

■餐廳裡

        除了那種就是喝下午茶,可以跟朋友聊一下午的咖啡廳之外,原則上用餐完就該準備結帳走人以方便下一位客人用餐。尤其是那種坐位少的拉麵店或者定食快餐店,你會發現日本人都是一吃完飯,就算沒有人在外面排隊等待也會馬上離開,只有外國人會繼續留在位置上滑手機或者聊天。

■泡溫泉或者大眾浴池

        在日本泡澡有許多規矩,如果不遵守的話通常都會被別人特別注目,如果你是屬於比較害羞的人的話,可能就會讓你泡澡的時候感覺比較不自在。筆者在這邊挑出幾點注意事項,如果有注意或者遵守的話,就能夠在不被人行注目禮的情況下安穩的泡澡。

・脫下來的衣服用大毛巾蓋住不讓別人看到

・移動的時候用小毛巾遮住下體

・進去泡澡前要先把身體洗乾淨

・小毛巾不能放入浴池內而要放旁邊或者蓋在頭上

・不能游泳或者潛水

・大刺青(整個背或者手臂)有刺青的話通常都會被禁止進入,但如果是小刺青的話可以用貼布或者貼紙遮起來以免嚇到別人。

・擦乾身體的時候,大毛巾用來擦身體小毛巾用來擦臉,千萬不要用小毛巾擦身體(尤其是屁股或腳),這樣會讓日本人覺得很不道德(雖然之後這些毛巾都會消毒後給下個人使用,但還是會有人覺得很噁心)。

■到日本人家裡做客

到日本人家裡做客必帶伴手禮,而且這禮物不能夠隨便到超市買,需要到百貨公司樓下賣的精緻紙盒或者鐵盒裝才夠禮數。關於穿著,對於穿著沒有硬性規定,但是記得一定要穿襪子。因為日本人家有九成以上都需要在玄關脫掉鞋子後換上拖鞋才有辦法進入室內,所以如果你沒穿襪子光著腳進入室內或者光著腳穿上對方給你準備的拖鞋是很尷尬的事情。

        還有滯留時間,如果是在中午前或者傍晚時後拜訪的話,通常都會被留下來吃晚餐。吃完後通常都是女主人在廚房忙,然後你會跟主人聊天。這時候你可以觀察如果女主人在廚房忙得差不多的時候就可以準備起身告辭了。因為女主人可能也有很多家事要忙,但是有礙於客人在不方便所以都會等到客人回去才忙,但如果客人回去太晚的話會造成女主人的困擾,所以我們這邊也該注意不能逗留得太晚以免讓女主人埋怨。

■結婚典禮

日本這邊關於結婚典禮要注意的禮儀實在太多,內容多到可以另外出一本書了,所以筆者這邊只會挑出幾點”絕對不能夠犯的錯誤”來分享一下以免讀者們誤觸禁忌而掃興。

  關於紅包,日本這邊並不使用紅通通的大紅包,而是屬於把錢裝在一個華麗的裝飾袋子裡後遞給婚禮服務人員。有些華麗的信封袋子還有超過1,000日幣的,有興趣的讀者朋友們可以去文具行研究一下。至於紅包的行情,依照跟新人的交情以及年齡,大約屆於3萬至5萬日幣之間。我想這邊有人會覺得怎麼會這麼貴,但是如果你有參加過日本人的婚禮就會知道要招待一位客人所需要的成本大概都要接近3萬日幣(日本結婚典禮餐點大多採用法式全餐,一人份大概都要接近一萬日幣,再加上場地費用還有伴手禮費用等)。所以如果日本朋友結婚並且邀請你的話,就別包3萬以下以免失禮。

      關於服裝,男生比較好搭配,只要穿普通西裝配上非黑色系的領帶(黑色領帶只有喪禮會配帶)即可。女性的話就不能夠穿上班套裝(會有點沉重),最好穿明亮點的洋裝才會顯得喜氣洋洋。但是明亮下也不能穿得太休閒樸素(會太土),更不能太隆重華麗(主角是新娘不是你),筆者建議你在穿衣服之前可以先問一下身邊日本人女性朋友,如果他們覺得可以的話應該就可以,依他們的建議選擇衣服才會比較安心。如果沒有適合的洋裝,也可以網路搜尋一下洋裝租借的服務,通常兩天一夜加上運費,五千日幣以內有找。

■葬禮

跟婚禮一樣葬禮也是細節多到可以出一本書了,所以筆者這邊也跟婚禮的地方一樣,只對白包以及服裝方面做說明。

關於白包(日文叫香典),日本這邊也是有葬禮專用的裝飾袋子(比較不華麗但還是有一些花結在上面),行情大概是5,000至30,000日幣(純粹參加葬禮而不參加之後的宴會)。如果要參加之後有餐點的宴會的話,就是10,000至50,000日幣。

關於服裝,總之就是要全黑不能帶有光澤的衣服就對了。這裡要注意的事情是女生參加葬禮時肌膚不能露出來太多,所以就算是炎熱的夏天也是需要穿黑色長袖長裙配上黑色絲襪跟鞋子。

關於上香,日本這邊由於宗派眾多,每個宗派的上香儀式都有些不太一樣,這時候只能觀察前面幾個人的上香方式後,模仿他們即可。

■神社參拜

        莊嚴的神社是日本文化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也是許多外國人必去的景點。筆者將在本篇介紹一些在神社參拜需要注意的禮儀,才不會讓身邊的日本人或者外國人覺得你沒文化(很多外國人去神社參拜前都會做好功課,參拜禮儀做的甚至比日本人還徹底)。

・進入鳥居前要一鞠躬,如果有戴帽子的話要脫帽。

・走在通往拜殿的參道上要靠邊走,不要走中間(中間是神走的)。

・在手水舍(擺放勺的地方)洗手、輕輕漱口,切記勿以勺直接用口碰觸喝水。

・參拜時立定站好,將銅板(通常為5元日幣,因為日文的5元發音跟緣分一樣,代表與神有緣)輕輕投入賽錢箱,如有鈴鐺可以輕輕搖動,然後以「二敬禮二拍手一敬禮」的方式向神明祈願。(由於日本神道派系眾多,鎖以少數神社可能略有不同,例如出雲大社是「二敬禮四拍手一敬禮」。)

・參拜完可以依個人需求,購買抽籤、繪馬還有御守,一些知名神社的御守通常都可當做伴手禮物。

・離開時記得轉身向鳥居一鞠躬。

■本章總結

        筆者在剛來日本的時候,也常常誤觸禮儀上的地雷,造成身邊日本人的白眼,在語言學校老師的建議下,到書店花了好幾天鑽研了關於日本禮儀禮節的書(日文的禮儀翻為”マナー”,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書店找有這關鍵字的書來參考)後,才發現以前自己有多失禮。所以筆者建議如果你來日本後學習日文到了一定程度(約半年)後,就可以開始慢慢參考日本人在禮儀上的表現,這樣子會讓你更容易融入日本人的群體裡,並且讓他們覺得國人也是很有禮貌以及很文化的。

FACEBOOK
Ads Blocker Image Powered by Code Help Pro

Ads Blocker Detected!!!

We have detected that you are using extensions to block ads. Please support us by disabling these ads blocker.

Powered By
Best Wordpress Adblock Detecting Plugin | CHP Adbl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