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九章 育兒

        筆者雖然是男性,但是由於從懷孕開始至生產,以及之後的育兒以及選學校都有全程陪同以及參予,所以對於這方面的經歷也算是可以寫出來供各位參考。

■生小孩該怎麼選醫院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盡量選在自己做產檢並且離家車程不超過20分鐘的醫院會比較保險。在這邊筆者會強力推薦事前預約名為” 陣痛タクシー”的計程車服務。這個服務專門提供給孕婦,可以事前在對方公司註冊自己的手機號碼以及住址之後,當天只要打電話過去就會馬上派一台座位上舖好消毒過後的大毛巾的車過來接你,在分秒必爭的生產過程中,節省了不少寶貴時間。至於費用的話只要多負擔叫車費用的400日幣即可(日本這邊就算不是陣痛タクシー,叫車來指定地點接你也需要負擔這筆叫車費用) 。

        家裡附近有大醫院或者小診所都能夠接生的話,筆者建議就算大醫院收費比較貴,你也應該選擇去大醫院生產比較好。原因有三點,第一點是大醫院同時也會面對準爸爸媽媽開授免費的育嬰課程,教新手爸媽們怎麼泡奶、用奶瓶餵奶、擦屁股、幫小孩洗澡等等;以及一些販賣嬰兒用品(如奶粉,嬰兒營養品)等大公司都會有專員進駐在那邊免費發送試用品以及講解育嬰注意事項。筆者就曾經在住院時期拿到了快兩個月份的奶粉塊(價值數千日幣),實在是不無小補。

第二點是通常大醫院裡面會有NICU(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的縮寫、新生兒集中治療室),如果胎兒一出生的時候有異常,可以在第一時間送到同棟大樓裡的NICU而不用轉院浪費了寶貴的黃金救援時間。筆者再生第一胎的時候就是選到沒有NICU的醫院後,嬰兒一出生由於呼吸道感染需要NICU的設備治療觀察,於是就被救護車送到了另一間離出生醫院約20分鐘車程的地方接受為期一個多禮拜的治療,也讓母親跟小孩分離了一個多禮拜,這對母親來說實在是一種煎熬...。最後一點是醫生跟護士的數量比較足,比較不會發生無法順產時需要等待有外科經驗可開刀接生的醫生來處理,或者是有事情按個護士鈴,結果過很長時間才過來的情況發生。

■生小孩要花多少錢

        生小孩本身大概是日幣100萬有找,政府大概補助了50%-80%,貴的是除了特殊情況外,健康保險不會補助的住院費用(主要是病床費)以及各種雜費(餐點費、新生嬰兒用品等)。如果是住4-6人一間的病房的話,一天的病床費用大概2,000至4,000日幣(全國平均);如果是2-3人一間的話,大概是5,000至8,000日幣;如果是個室的話,大概10,000至20,000日幣不等;如果是那種日劇上有錢有權力的人住的豪華病房的話,一天可能就要價100,000至300,000日幣左右。不過個室有個好處就是通常家屬可以過夜,所以就看各位媽媽們的需求來選病房。餐點費也是一日三餐供給,一餐約500至1,000日幣不等。這樣算下來如果以產後一個禮拜為一個基準,光是在這裡的費用可能就高達數萬日幣至數十萬日幣。

■生小孩政府有甚麼補助

        讀者看到前一篇生小孩要花多少錢的時候,是不是多多少少有點被嚇到覺得似乎負擔不起?筆者的老婆在懷孕的時候也曾經被嚇到,但後來上網搜尋一下發現政府由於想要改善少子化的關係,所以對於這些即將迎接新生命到來的準爸爸準媽媽們祭出許多優惠來減輕負擔。具體上有哪些優惠呢?

・產前檢查補助金:依照各地區的補助方針不同補助的金額以及方式也不太一樣,筆者所居住的東京是發一本有14張抵用卷的小簿子,可以在定期的產前檢查時當做醫療費用支付(但如果是一些檢查是否有畸形等特殊檢查就無法使用抵用卷而需要自費)。但由於並不是全額補助,自己大約要負擔3成(約2,000至3,000日幣) 。

・出産育兒一時金:只要確定妳懷孕超過85日,政府就會支付你40萬日幣。就算日後胎兒流產這筆錢也不會收回,畢竟不論是否順利生產,都需要花費到醫療費用。

・帝王切開:中文為剖腹生產,本來生小孩不算是生病,所以健康保險並不會幫你負擔7成的生產費用,但是如果是醫生判斷胎兒無法順利自己爬出來(自然產)的話,為了母親跟小孩的安全,醫生就會緊急動手術剖腹生產,這時候就會歸類成生病然後健康保險會幫你負擔7成的生產以及住院費用。筆者第一個小孩是剖腹生產,第二個是自然生產,這兩者之間所支付的費用差了50萬日幣以上,不過只要母子平安花再多錢都不是問題!

・児童手当:就是所謂的育兒津貼日本政府補助每位小孩在3歲前一個月15,000日幣的支援金,超過3歲的話會變成一個月10,000日幣直到小孩國中畢業。

・医療費助成:基本上日本小孩在國中畢業前,打基本的疫苗或者生病去看醫生的話,政府都會全額補助,一毛錢都不用付。依照各地區的補助方針不同有些地方只會補助到小學畢業,也有些地區會補助到小孩年滿18歲為止。

但是要領這些補助金的前提是父親或者母親要加入健康保險,才能夠享有這些待遇。而且相對於自營業來說,當日本上班族能享受的補助福利比較多。

另外不管你是日本人還是外國人,
只要你有加入日本的健康保險,
小孩出生後去申請下圖的手續,
就能夠享有日本醫療上的福利以及領取上述的補助喔。

■產假和育嬰假

        日本的產假,條例上是記載從預產期前42日到產後56日,之後就可進入育嬰假期(育児休業)後,育嬰假的前半年可以領相當於三分之二的薪水(不是由公司支付給你而是從政府的健康保險中支付),然後可以再請一年的育嬰假,領相當於一半的薪水(這也不是由公司支付而是從政府的雇用保險中支付)。如果還想要再請更長的假的話就要看你所任職的公司願不願意給你那麼長的假期。筆者的太太任職於世界級的某知名企業,人力補充上沒有煩惱所以允許筆者老婆可以請到兩年。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小孩如果滿1歲半,雇用保險就不會再支付你一半的薪水了。

■小孩的國籍

        由於日本跟美國不一樣,不是出生屬地主義(哪邊出生就有哪邊國籍)而是出生屬人主義(雙親必須有一人持有當地國籍)。所以當小孩出生的時候只要父母有一方是日本人就能夠取得日本國籍。但是問題來了,在前幾章有提到日本這邊並不承認雙重國籍,如果是日本人跟美國人之間生出來的小孩,原則上那小孩一出生就會擁有美國跟日本的雙重國籍,在日本的法律上就算是違法了。但由於日本這邊也尊重小孩的國籍選擇意向,所以開了特例讓未滿20歲的小孩擁有雙重國籍不構成違法,但是需要在20-22歲之間選擇要正式入哪個國家的國籍。

■怎麼幫小孩申請台灣護照

看父母的國籍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這三種情況下所需要準備的文件不同。
(以下資料為2020年6月台灣駐日文化代表處官網記載)


第一種是父母雙方都是台灣國籍,並且沒有日本國籍。

第二種跟第三種是父母之中有一人是台灣人,
這種情況下小孩原則上已經取得了日本國籍(父母之中有一人有日本籍就可以)

這邊要注意的是出生證明書正本(就是小孩日本出生後,拿醫院開的證明書去登記戶口時的那一張),日本區公所通常只會保管1年後就送到法務局保管5年,之後就會處分掉無法申請。

而且關於出生證明書需要注意的事情還有一點,
就是如果日後有打算到台灣定居,
需要請代表處做出生證明認證的話,
必須到出生證明申請的法務局地點所在的代表處才能認證喔!
比如說特派員雖然現在搬到東京了,
但之前小孩是在神奈川縣出生所以他的出生證明是在神奈川縣,
所以除了出生證明書以外的其它文件雖然可以在駐日代表處(東京)辦,
但只有出生證明需要跑一趟駐日代表處(橫濱) 才能夠辦理認證。

■哪裡有免費可以帶小孩玩的地方

        日本政府為了提高生育率,於是在日本各區設立了許多親子交流中心(日文稱為児童館)來讓父母們可以帶小孩免費遊玩,不但大大的降低了育兒開銷,也順便能夠讓小孩從小就融入團體生活。筆者住家附近就有三家兒童館,各位讀者們如果想知道家裡附近的兒童館位置的話,可以上網搜尋關鍵字”児童館”配合GOOGLE地圖就會顯示出附近的兒童館了。裡面大多聚集了未送托兒所或者幼稚園,以及幼稚園早下課(日本幼稚園大多都是中午吃過飯後就下課了)的孩子們。不但有免費冷氣可以吹也有免費玩具可以玩,對於大人們來說也可以跟其他孩子們的父母做個交流來互相分享育兒心得,也可以減輕某種程度上育兒時的孤獨感。

也能申請日本政府福利”子育て支援パスポート”
來節省一點育兒的開銷^^

■育兒必備電動自行車

        在日本,由於保育園以及幼稚園大多離車站很遠,加上很多都開在道路狹窄的巷子裡,所以體積小移動方便的電動自行車幾乎是家家必備,不但方便於接送小孩,在買菜時也可以充當購物車,到離家遠一點的便宜超市採購。如果在離家不會太遠的地方打工或者上班的話,更可以當作通勤車節省電車費(日本電車就算只做一站,每個月光在交通費上也要支付接近5,000日幣)。

        至於該怎麼選購電動自行車呢?筆者建議就從電動自行車三巨頭(Panasonic、YAMAHA、Bridgestone)這三個牌子下手,因為這三個牌子有長年研發的經驗,對於乘載小孩的安全性上也經過多年的驗證所以比較讓人放心,也比較容易選購到便宜副廠的配件(如車座或者雨罩)。大廠的電動自行車的價格大約落在12萬至18萬日幣不等,雖然看起來昂貴,但是筆者強烈建議如果你有小孩的話,購入絕對不會後悔。附帶一提,有些大手電器量販店買自行車也可以退稅(筆者朋友的經驗),雖然說10幾萬日幣的東西退稅也不無小補,但由於是在日本本地使用,還是乖乖的支付消費稅後才在日本的道路上騎乘吧。

■推娃娃車該怎麼坐電車跟巴士

原則娃娃車上巴士跟電車時不需要折疊起來,但還是多多少少會遇到不友善的日本人,會故意下車時來撞娃娃車說真礙事後揚長而去。後來特派員上網找攻略看到某位日本媽媽分享,才知道了在日本推娃娃車坐電車的話,盡量就別站在車門口,要推到靠近博愛座的地方;因為一些日本人坐博愛座會比較低調(?)這樣子就會比較少被譏嘰咕咕,也比較不會被人下車時暗算。另外特派員也呼籲在電車上盡量少用中文交談,不然會更容易遇到仇恨外國人帶有惡意的人,會來故意找你麻煩喔!

■上保育園(中文為托兒所)

        有很多托兒所0歲就可以送去托育了,但是由於大多數的媽媽們比較不放心0歲就送去托兒所,所以大多都想要自己帶到1歲之後才送。日本這邊的托兒所分成”認可”以及”無認可(認可外)”兩種,通過政府嚴格的審核機制,判定小孩可以安全的在此處活動的地方稱為認可保育園,無法通過的話就是屬於無認可(但還是有基本的育兒方面執照以及專業的保育員)。而且政府認可的保育園也會在托育費用上補助5成至7成,每個月大約2萬至5萬日幣就可以托育。無認可的保育費用大概需要7萬至20萬日幣。這時候大家當然都會選認可的保育園托育小孩,但是日本這邊的認可托兒所長期處於僧多粥少的情況(尤其是人口密集的都市中心),所以需要靠分數制加抽籤來選擇可以入所的小孩。分數制大概就是從父母的工作情況以及是否有兄弟姊妹等情況下去評分,分數越高越有機會進去認可的保育園,但是由於大多家庭的分數都差不多,於是到最後也大多是靠抽籤的方式選擇。筆者第一個小孩雖然有抽中認可保育園,但是並不是家裡附近兒視距離家裡約7公里,用自行車接送來回大約需要一個小時的地方,也就是說筆者一天需要花費兩個小時在接送小孩上。雖然有點浪費時間但由於托育費用跟無認可的相差太大所以只能咬牙接送了。之後第二年運氣好抽到了離家騎自行車約5分鐘後,才有了解脫的感覺。

■上幼稚園

        小孩3歲之後,可以選擇繼續上托兒所或者可以改上幼稚園。托兒所跟幼稚園最大的差別就是托兒所主要只是幫忙看管小孩讓小孩自由遊玩,幼稚園主要是要讓小孩成長所以會教授各種技能以及知識。但由於幼稚園的上學時間短加上需要準備中午吃的便當,費用也比托兒所還要來的貴,所以時間上以及金錢上比較沒有餘裕的父母們通常都會讓小孩一直在托兒所待到上小學(滿7歲)為止。不過近年來托兒所也導入了許多教導孩子們知識的玩具以及教員(如英文老師來上課),所以也不用太擔心小孩在托兒所的學習進度會落後上幼稚園的小孩太多。

        附帶一提,日本的幼稚園,除了有些要經過面試(父母和小孩都要)以及筆試才能夠決定你能不能入園之外,連去交入學申請書(願書提出)都需要徹夜排隊才有可能提交上去(因為時間有限,無法一一面試跟筆試所有的入學申請者)。筆者當初本來想把小孩送到一個可以接受日本傳統文化的知名幼稚園,打算從凌晨3點就去排交入學申請書,但是當筆者到現場的時候發現前面已經排了40多個人,讓筆者深深的震驚了一下感受到日本入學的瘋狂。筆者就這樣站著排到了早上8點幼稚園開門後就跟報名費用5,000日幣一起交上去後,等待當天下午會另行通知面試筆試時間(大多都是當天加上隔天進行選考)。但遺憾的是,雖然筆者自認為面試跟筆試過程小孩表現不錯應該可以入園,但可能是由於小孩跟此間幼稚園沒有緣分,所以就沒被錄取入園...(心裡邊滴血邊吶喊著還我5個小時的睡眠時間以及5,000日幣的選考費用!)。對了,如果不想自己排隊的話,可以去請專業代排的人排,在東京都一個小時大約3,000日幣(深夜排隊需加價),所以筆者只能夠靠著想說自己排隊至少省下了15,000日幣的代排費用,來安慰自己沒有被錄取入園的遺憾...

■上小學

        日本的小學有分成公立、國立以及私立三種。平均一年的學費分別是公立32萬日幣,國立100萬日幣,私立150萬日幣。如果要念公立的話,通常都是小孩學齡到(滿6歲的第一個4月1日)的時候就讓你自動入學(通常是戶口謄本登記住址附近)。但是由於公立主要是使用政府提供的有限教學資源讓大家接受最基本的教育,所以比起私立來說公立無法為小孩提供最有效果的教育環境以及教材。

        國立小學,通常都是那些家裡附近沒有理想的私立小學,或者是負擔不起私立小學學費的人會選擇的。由於要入國立小學也會經過面試還有筆試,所以就班上同學的知識發展程度來說會比公立還要高出很多,加上國立小學是屬於政府率先測試新教材以及新的學習方法的地方,所以如果即將導入的是比較優良的教材的話,將會比公立小學更有學習上的優勢。

        最後介紹私立小學,由於學費實在非常昂貴,所以日本這邊念私立小學不是很多,2018年入私立小學的兒童比例大概只有

1 . 2%,日本人之中小孩子能夠去念私立的通常不是父母有錢就是祖父母有錢,所以當你跟別人說自己小孩念私立小學的時候都會特別有面子,別人也會用羨慕的眼光看你。附帶一提,日本政府由於想要讓老人家存在銀行的大筆金錢在市面上流通,所以在2013年制定了一條有關於贈與稅的條例,內容是祖父或祖母可以贈與孫子或者孫女1,500萬日幣的教育資金不用課稅。私立小學由於收的學費貴,所以教室跟教材以及教師,都可以說是一流的,所以小孩的學習環境將會受到最大的保障。加上會念私立的也由於同學們每個也都是非富即貴,所以少數父母為了要讓小孩從小就可以跟上流社會接觸,就咬緊牙根過著縮衣節食的生活只為了支付昂貴的學費。

        一些知名私立小學的入學面試考試也不簡單,除了最基本的文字(日文英文)跟數字之外,也會考你理解力、記憶力以及觀察力等測試你天份的問題。比如說在講台上的投影畫面中,撥放了一張在草原上野餐的女孩照片,過了10秒後照片消失,之後出現了下列2個問題:

        ・女孩草帽上的緞帶是什麼顏色

        ・請從照片中判斷是什麼季節並且敘述你會這麼認為的理由

連大人都不一定會答對的問題竟然會出現在7歲小學生的入學考試上,大家就知道知名私立小學的入學考試有多麼困難了。正因為如此困難,所以一些未來目標想讓自己小孩上日本私立小學的爸媽們,通常都會在小孩上幼稚園的時候,就開始準備入小學的考試還有面試了。

國中之後的介紹,由於筆者這邊小孩還小,並沒有經驗也還沒特別去研究過,所以無法多做介紹,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日本跟國內一樣,在升學之路上父母跟小孩一點也不能輕鬆。

另外要提醒一點,雖然學校很多典禮,比如說入學式通知上寫說服裝自由,但是這邊的自由還是屬於要穿正裝,不是你以為的自由隨便穿個休閒服,不然你會發現你會跟周遭環境格格不入會有點尷尬喔^^

■本章總結

日本由於長年少子化的關係,所以在育兒支援方面的政策算是非常利多,但是還是無法大幅度的提升日本人生兒育女的意願,嬰兒出生率總是在1.2至1.5(每一位女性生涯之中所生產的嬰兒數量)之間上上下下。不只是日本,每個已開發的國家由於生活水準普遍提高加上生命安全有得到保障,所以對於傳宗接代一事並不熱衷,其中日本最為嚴重,近年出現了一堆所謂的草食男對於戀愛結婚完全沒興趣打算終身獨善其身。日本政府為了防止如此現象導致國力減弱,也在積極探討如何解決不婚以及少子問題,甚至也打算在未來導入更重的單身及未生子的懲罰制度(如增加單身稅來補助育兒福利金等)。筆者是認為對於國內男多女少男性比較難結婚的情況下,如果有機會可以來日本取代草食男爭取跟日本女性結婚的機會,甚至提高兩國的生育來增產報兩國。

FACEBOOK
Ads Blocker Image Powered by Code Help Pro

Ads Blocker Detected!!!

We have detected that you are using extensions to block ads. Please support us by disabling these ads blocker.

Powered By
Best Wordpress Adblock Detecting Plugin | CHP Adbl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