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 工作

        在日本工作,正如大家的刻版印象一樣,是非常壓抑的。過度的壓抑就會造成自殺,大部分的自殺都跟工作脫不了關係(工作被欺凌,或者因為過勞遭成身體或者精神上的傷害而想不開等)。加上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認為如果犯錯(被裁員,事業失敗,家庭失和等)就應該用自殺的方式來負起責任(就算是環境因素日本人也會覺得是自己不夠努力的錯),導致日本這邊中年自殺的比率居高不下。就算你撐下去不自殺,但是通常也會被磨得身心俱疲,漸漸失去當初的理想以及夢想,渾渾噩噩的日子一天天過下去後,最後變成了日本社會裡的一顆就算壞掉或者消失也不會影響大局的小齒輪...大家看到這邊是不是覺得心裡有點動搖不敢來日本工作了?大家不用太擔心自己變得很悲慘啦,因為國人跟日本人不一樣,一出生的被動技能”樂觀”的點數就比日本人多了好幾點,也沒有具備日本人的種族天賦”武士道精神”,所以不用太擔心會被工作逼到自殺,反而會覺得壓力才是磨練自己的精神食糧。雖然筆者在日本工作的這幾年也遇到許多國人朋友遇到挫折後回國的情況,但是沒有一個是以罹患憂鬱症或者用自殺來退場的,所以放心的來日本工作吧!

        有些人會問畢業後我該去起薪低的大企業當個小齒輪慢慢累積實力,還是去總是人手不足,一個人當兩個人用但是起薪高的中小企業快速累積實力。我會建議你有機會能去大企業就該去挑戰大企業,因為大企業不但有豐富的職前訓練資源,之後被裁員或者要轉職的時候,身價也會比較高也比較有籌碼跟新公司談。之前夏普跟東芝等日本大企業大舉裁員時,就有一堆獵人頭的公司去那邊挖人,甚至挖了一個團隊給外資企業。所以就算起薪比較低,能進入大企業也算是保了一個失業險,整體生涯來看還是進入大企業比較安心。

■為何日本企業喜歡大量錄取應屆畢業生

        正如我第一章所寫過,多數日本企業,尤其是大企業,都有本身獨特的企業及職場文化。這些文化都是必須進行一定時間的職前訓練才能讓新人融會貫通。除了文化之外,也會訓練一些學生時期不會教到的社會禮節還有顧客對應之道。這些與其進來一個後訓練一個,不如一開始就錄取一堆人然後集體訓練,成本跟時間才能夠最大效率化。而且,在你剛學校畢業什麼都不會的情況之下還錄用你的情況下,會讓你對公司的忠心度比較高然後離職率也會比較低。對日本企業來說,與其從外面找有經驗的人進來,不如一開始就從公司裡面把新人培養起來,長期來說會比較划算也比較穩定。

■關於企業的職前職中訓練

        筆者當初畢業後,通過大學推薦來到了日本電氣(NEC)就職。一開始的三個月就是跟學校生活一樣每天上課(有領薪水)。上課內容從基本禮儀至專業技能都有。讓筆者印象深刻的是,公司在教基本禮儀的時候,還請到了日本航空的空姐來幫大家上課,讓我們這群剛畢業的年輕小夥子們血脈僨張,三個月的課程中就這堂課聽得最認真。

在職前訓練中,最讓我感到驚訝的是,日本年輕人對敬語的熟悉以及應用程度,竟然比外國人還要低。在教敬語使用的課堂上,一堆日本人用不可思議的眼神看班上唯一的一個外國人(筆者)拿了唯一的滿分的那一幕,筆者大概一輩子都忘不了。這時候我就特別感謝我語言學校的老師,因為筆者在語言學校時期,老師就說學日文不止要說的通,在敬語等上面花功夫琢磨說的漂亮才會讓日本人覺得你有好好學習並且使用他們的語言,才會讓日本人尊敬你並且對你刮目相看。這邊筆者也勉勵一下正在學習日文並且在敬語學習上感到挫折的後輩們不用太灰心,因為並不是只有你們覺得難,日本人也覺得很難。

就算是結束了職前訓練,但是公司提供給你的學習並不會就此結束,還會定期的送你去上課聽演講。公司越大,能夠提供的學習資源越多,筆者待的大型企業,甚至為了教育社員而自己開了一家專門給自己家社員學習的子公司,課程多到讓你學到退休都學不完。關於教育資源這部分,也只有大企業才有體質能夠提供,大家看到這邊是不是又多了一條一定要進大企業的誘因了啊?在這個終身僱用制度崩壞的時代,大家一定要好好利用公司資源來培養自己,有機會能夠充實自己的話一定要珍惜把握。

■你被分配到的工作或者工作地點並不一定是你想要的       

        企業一大,自然就會在日本甚至世界各地都有分公司或者子公司。新人進這種大型企業前是完全不知道自己會被分配到哪個職位或者哪個地區。甚至還有應徵技術職位的被分配到行銷業務部門。雖然人事在面試時大致都決定好了,但是一點都不會透露,直到新人訓練完以後被人事評估過這三個月的表現,才會通知自己實際上被分配到的職位或地區。筆者進入NEC那一年總共錄取了快一千名應屆畢業生,經過三個月的職前訓練後後就都被分派到各自的工作崗位。筆者當初面試的時候有特別說明不是很想離開東京以及表明想要做個人電腦的行銷企劃,但是很不幸的(呸呸,磨練是最好的精神食糧)很幸運的被分配到日本東北的電腦組裝工廠當電路工程師負責個人電腦的主機板設計。先跟大家說筆者在大學時期完全沒念過電路這一塊,電路需要的基本知識如電阻電容這一塊也在筆者高中畢業的時候就都還給物理老師了,所以我能夠確定日本公司不是針對你所學而分配你工作而是照公司長期方針來重頭培養你的。

■如何讓上司前輩關心呵護你

        一多問,二賣萌,三勤勞,記住這三點,就會讓你菜鳥時期讓你的前輩以及上司對你愛不釋手而且傾囊相授。

多問:剛進入職場,每個人對於工作上一定會有許多問題,加上日本公司這邊的新人是採用應屆畢業生,所以會有更多工作上或者人際關係上的的事情不懂。不懂是是理所當然,千萬不要不懂裝懂,不懂裝懂不但不會讓別人覺得你聰明,更有可能會造成工作上的失誤造成前輩上司們的困擾(尤其在日本的公司文化偏向寧願不挑戰只求不犯錯)。雖然說多問這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身邊的人都很忙,該怎麼問問題才能夠不打擾到前輩工作呢?筆者這裡採用的方法是犧牲自己的健康趁著前輩抽菸的時候跟到吸菸室問問題(筆者有氣喘過敏等呼吸道方面的疾病,所以不能也不喜抽菸)。日本老一輩的人習慣在工作的時候在自己位置上抽菸,但是幾十年前日本政府規定不准在室內工作場所抽菸後,很多公司都設有專門的抽菸室給這些老菸槍。所以你如果進入日本公司的話,就會發現有很多人每一兩個小時就會消失個十分鐘去偷閒抽菸。這時候就是你發問的最佳時機了,人在抽菸的時候會比較放鬆,會教給你他們這幾年累積的珍貴知識或者相關經驗。而且日本前輩也會認為由於他是在指導你不是在打混,所以會減輕他們摸魚的罪惡感。所以筆者認為準備好問題趁著前輩抽菸的時候去問,是最好也是最有效率的發問時機。但是如果是不抽菸的前輩該怎麼問問題呢?我通常都會利用午休時間剛結束前輩還沒開始工作的情況下,或者是下班時間前輩關電腦收拾東西的情況下問問題。每位前輩的生活作息習慣不一樣,甚麼時段問問題才不會干擾到別人工作就要靠大家要多觀察琢磨了。問問題之前請先習慣問一下對方時間允不允許,如果是大問題預估需要花很多時間的話也要先跟前輩預估大概佔用他多少時間。最後要提醒大家兩點注意事項。第一,不要用通訊軟體或者電子郵件提問後請前輩回信給你,因為別人沒時間打字指導你,最多只能用來問問題然後請對方有空的時候叫你過去。第二,千萬不要在公司之外或者電梯或者廁所裡問問題,因為你問的問題可能牽扯到機密,會被有心人聽去。筆者就有在拜訪別的公司時,廁所蹲大便的時候聽到對方公司的新人正在請教前輩關於公司內部系統上的事情。有經驗的人聽到幾個關鍵字就可以猜測到對方使用甚麼系統然後利用這情報來做壞事(系統入侵或者販賣情報等)。筆者是沒有做壞事但是有聽過朋友因為在訪問別家系統承包商公司的時候聽到一些客戶名稱,回到公司後跳過中間系統承包商直接去跟這些客戶洽談,幫客戶跟自己公司省了一大筆錢後升職。

賣萌:賣萌裝傻天然呆,是新人的特權。新人表現的太優秀,會讓前輩感覺到危機感,畢竟,在職場上,誰都不喜歡被後來居上。這時候適當的耍笨,明明會但是裝不會,然後請教前輩的話通常會贏得前輩的好感也會降低前輩對你的戒心。筆者是外國人,外國人的優勢就是可以靠著日文的相近意思或者諧音來無違和感的耍笨。過了半年成了職場的天然呆開心果後,每當前輩那邊有好康的或者是可以累積實力的案件都會叫上我一起做,讓我在第一年會的東西比其他同期多很多。但是請注意只能在新人第一年使用,過了這個時期還在賣萌裝傻天然呆的話只會讓別人無法信任你,所以就好好利用菜鳥時期把這三個特性發揚光大吧。

勤勞:日本人是個勤勞的民族,如果要讓他們認同,勤勞是一定要的。日劇上演的新人到公司就要幫大家擦桌子以及整理東西,在日本的職場是真的,日本勞基法規定不能夠命令員工做職務以外的事情,所以雖然職場上並不會明說,但是就跟前章社團活動一樣,新人要幫老人打雜這件事情,在日本人心中已經從小就被灌輸了,所以這些潛規則都是在你進入職場之前都需要知道的。筆者第一年也是比大家早到公司半小時之後,就開始打掃實驗室,整理昨天桌面上剩下的零件,然後打開電子設備以供前輩們使用。然後每年春天賞花季節到了時候,新人也是要自告奮勇前一個晚上去佔好位置等待隔天前輩們的到臨。筆者當初第一年在鄉下地方,所以賞花的地方雖然沒有跟都市一樣僧多粥少需要隔夜佔位置,但還是需要凌晨三點就去以免被別家公司搶走好位置後被前輩埋怨。

■新人只要把菠菜(ホウレンソウ)法則做好就可以了

        什麼是菠菜法則?由於日本企業管理基本三大法則的報告(ほうこく),聯絡(れんらく)和商量(そうだん)的日語第一個發音與菠菜(ホウレンソウ)的日語發音完全相同所以才把日本企業管理基本法則簡稱為菠菜法則。尤其是新人時期,一定要跟上司定期”報告”工作進度,隨時與專案有關人員保持”連絡”以及遇到困難時與前輩或上司”商量”。千萬不要覺得麻煩而把菠菜給省略,不然出事情的話一定會被上司指責為何沒把菠菜給做好導致留下壞印象。就算過了新人時期,也一定要持之以恆地遵守菠菜法則,並確實做得合符規範,才能夠在職場順利的生存下去。

■突如其來的人事異動

        在日本,如果你進入了規模比較大的企業,很少有會在同一個位置上做到退休的例子。通常都是入社後幾年就會被調整工作內容甚至是工作地點。問過筆者公司的人事部原因後才知道新人的調職並不是因為犯錯或者某個部門缺人,而是為了要磨練多方面的人才,才會每隔幾年調整員工的工作內容來使人成長。筆者也是當初在東北的工廠鍛鍊個1年後,就被指派回東京的網路伺服器部門任職。跟筆者一起回來的還有在東北土生土長生活了30年的前輩(進公司的第7年),由於那位前輩已經結婚並且有小孩甚至在東北買房子了,所以只能單身赴任至東京,過著每周末坐單程三小時的新幹線回去看老婆小孩的日子。筆者問前輩這樣子不會辛苦嗎?前輩笑著跟我說”等你以後結婚生小孩就會知道單身赴任是有多爽的事情(笑)”。

■跟上司出差又或者中午一起吃飯時要注意什麼

大家的上司年紀大概都介於40歲上下,正是養家存房租跟教育費,用錢很吃緊的時期,所以手邊能動用的錢不多;然後大部份人都會想拿到晚上喝酒,中午大多都點最便宜的吃,所以大家如果跟上司出去吃飯時,要記得讀空氣自動點跟上司一樣的,又或者往下一等級便宜點的,才會討人喜歡。

大部份的日本人上班族也都有注意這方面禮節,所以中午吃飯時大家就忍耐一點,點比上司便宜的菜吧^^

■與職場同事上司喝酒交流的”酒宴”(飲み会)文化

        日本的職場是個令人繃緊神經甚至於要窒息的地方,所以大多人在職場上都無法跟同事前輩以及上司好好的交流。這時候只能藉由下班後的應酬來和平常在職場上沒機會好好交流的的同事或者前輩們有了接點。酒精不但可以助興而且又壯膽,讓你可以去接觸平時沒有勇氣攀談的上司以及前輩們。你會覺得大家只要一杯啤酒下肚後,就會沖淡職場上的矜持與壓力,讓同事之間的距離瞬間拉近不少。在日本有個不成文的規則,第一杯酒基本上都會大家先點啤酒,等到大家到齊開動前,先喊一聲乾杯,之後再點其它的酒。啤酒不用一口喝完,因為日文的乾杯跟中文的乾杯意思是不一樣的。國人的乾杯通常就是一口喝完,認為一口乾完才是對對方的尊敬,當對方跟你乾杯,通常也要乾杯回敬,不然會被當做不夠意思。但是日本人不喜歡勉強別人,所以日本說的乾杯,只是大家杯子碰一下以後就隨意喝了。不過要另外特別注意的是,日本乾杯碰杯子時不能比長官或長輩高,只能比他們低,才算是對對方的尊敬。斟酒的禮節也有不少,比如說斟玻璃瓶裝的啤酒,酒瓶的標籤記得要朝上讓對方看的到,才能讓對方看到自己喝的是甚麼酒才能安心放口大喝。斟日本酒的話,不能夠用容易倒酒的缺口倒出酒來而是要用其他圓形的地方,不然會讓對方覺得你正在暗示他要緣分盡了(円(縁)が切る)。

有人會問,在日本工作一定要常常參加應酬然後喝酒嗎?我總是告訴他們,現在這時代日本年輕一代的上班族之間的應酬文化雖然漸漸沒落,但是如果你想拉近跟對方的關係,光靠職場上的相處是不夠的,所以如果在你時間或者金錢(一次大概要花五千日幣)允許的話,多去參加應酬是不吃虧的。和職場上的人們拉近了距,相處愉快,工作便增添了另一種樂趣。

■新人就是要當”幹事”

        日本飲酒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點人物就是幹事,除了幫忙預約餐廳外,要做得事情可不少。除了預約餐廳前要確認參加人數,之後還得觀察出席者之間的人際關係後安排座位,比如說那兩位部長處不好,不能坐在一起等等,這些細節也都要顧得周全。進入餐廳後,由於大家喝了酒之後就會神智不清楚,所以幹事要在酒席開始前先跟大家收好費用,不然最後才收的話常常會要自己貼錢後隔天再去要債後惹對方不開心,然後還要扮演司儀來主持酒席請上司說話以及炒熱氣氛,甚至還要觀察大家的酒杯裡剩的酒量後幫忙大家點飲料等。因此,這種自己沒辦法好好吃飯喝酒,只為別人服務的苦工幹事當然就是由新人負責了。不過大家也別太悲觀,很多上司都是觀察你在酒宴中當幹事的表現,來判斷你是不是一個細心能夠主持大局的人,如果確定你是個能挑大局的人,就會比較放心安排給你工作。至於要怎麼當一個好幹事呢?筆者的經驗就是在每次宴會前就吃飽(因為日本酒宴主要是喝酒料理不多吃不飽加上你也沒時間吃),然後宴會中除了第一杯一定要喝的乾杯用啤酒之外,其餘時間只能喝無酒精飲料來讓自己能夠在酒宴中保持清醒來服務別人,然後要好好的把每一個人的名字以及喜好給記起來,如果在對方點第二杯第三杯酒之前,就問對方說你是不是要跟上次點一樣的話,會讓對方覺得你很重視他進而對你產生極大的好感。

■每年寫年度工作考核表時要注意甚麼

特派員入社第二年時遇到一位溫柔的直屬上司

知道特派員是外國人日文不好

所以常常會幫特派員修改一些內部或者外部文件

在某次年度考核要自己寫自己當年的表現跟成果時

特派員由於當年靠自己獨力完成了一個項目

所以就在當年的考核自我評估表上

寫上了”自力でXXXXを立ち上げた”(靠自己實行了XXX)

由於這些考核表在給人事前會經過直屬上司

上司看到我這樣寫就把特派員叫過去

說特派員還是新人菜鳥如果寫”靠自己”的話

會讓上層的上司以及人事不安

就會對你的成果存疑;

如果你改成你實行XXX之前

有去找過那些部門或者前輩商量

寫成”OOさんの協力でXXXXを立ち上げた”的話

就能夠消除上面人的不安

也會對你留下你是個會去找別人商量後

再去做事的良好安心印象

後來特派員每次在寫考核表時

總會記得那位上司對特派員說的這些話

也在這邊分享給在日本上班的粉絲們

提醒大家很多日本企業做人事考核時

比起你”單獨”完成一個項目

你跟別人”協力”完成一個項目

所得到的評價或許會更高也說不定喔^^

■搭電車一定要雙手舉高高

        當上了上班族,通常都不能避免每天都坐電車通勤,但有來過日本旅遊的都知道,在上下班尖峰時段的滿員電車是非常可怕的,雖然沒有像印度那麼誇張需要擠上車頂,但是就車箱內密集度來說也是令人很不舒服。日本這邊也看到了這個問題,正在呼籲企業為了員工的身體以及精神狀態,盡量錯開尖峰時段來上下班但是成效不彰。滿員電車造成的問題除了擠之外,也衍生了另一個大問題:電車癡漢。根據日本警視廰的調查,有63.8% 的女性曾經在坐電車時遇到「癡漢」,有人甚至是每天上下學或者上下班都被騷擾,早就習以為常。許多女性感嘆:「就算喊了,也沒人會來救,久了就覺得…隨便吧…」因此最後選擇忍耐,不敢到處聲張,更不敢求救,這樣的心態加上冷漠的社會,更加助長了「電車癡漢」的現象。但是,其中也有不堪其擾的人會把癡漢的手死死抓住後送警法辦。

        寫到這邊,正在讀這本書的你一定會覺得「我怎麼可能當癡漢啦,這章是在說廢話吼」。話不要說得太早,很多麻煩的事情不是你去招惹來而是來招惹你的。如果你擠電車的時候旁邊站的就是癡漢,然後被癡漢所害的女性沒抓到癡漢的手反而抓到你的手通常就是百口莫辯了。雖然說現在有導入可以檢測你手掌上有沒有被害女性身上衣物纖維的裝置來避免被冤枉,但是有些缺錢的女生也會強拉你的手摸一下她的屁股來誣賴你跟你要求封口費。由於你如果不付就會被告上法庭,然後一瞬間喪失你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社會地位,所以很多日本上班族為了息事寧人,大多都付數十萬日幣來和解。由於這種誣賴方式的成功率很高,所以一堆缺錢的女生屢試不爽,也就是說,每天都在用電車上下班的你有很大可能會在某一天遇到。唯一的預防方法就是坐電車的時候一定要雙手舉高高千萬不要放下來,這樣子對方想要誣賴你也無從下手。

■考證照

        不論是要在日本公司內往上爬,而或是要跳槽,除了看你資歷之外,實力也很重要。要跟別人展現你實力最客觀的方法,大概就是考資格證照了。日本很多公司都會鼓勵你去考證照而祭出許多福利,比如說全額補貼考試費用,考試當天不用請假算上班,或者考到證照就可以拿到一筆獎金等等。更有些公司在入社時就會幫你訂下資格取得目標來讓你循序漸進取得工作上所需要的資格。筆者的公司在培養人才上也算是不遺餘力,所以筆者在當上班族這些年也考取了許多資格證照,累積了一些實力才比較有自信來面對未來的挑戰。不過,大家都知道,日本這邊的書,都比國內貴個一倍以上,尤其是跟考資格證照有關的專業教材,更是國內書的兩倍以上。所以筆者如果要考的是國際資格的話,都是網路上訂然後託家人出國順便帶過來。如果是只有日本才有的資格證的話,就只能從前輩那邊借或者站在書店看了。筆者就曾經為了考一張網路專業知識的證照,就每個禮拜六就到書店站八小時持續了兩個月,之後也順利考到並且省下了接近七萬日幣的教材費用。

■不要奢望自己能夠在日本傳統企業裡面往上爬

雖然時代已經不允許”終身雇用”制度,但是在日本傳統大企業裡關於升官還有加薪方面,還是保持著以年資和職位論資排輩,訂定標準化薪水的”年功序列”制度。這種制度把「忠誠」視為一種最大的能力,與日本戰國時代的家臣、家僕思想類似。也重視前輩後輩的學徒觀念,進入公司越久視同越熟練和能力強所以薪水越高不論職位,所以常有相同職位的人只是因年資久薪水差距達兩三倍。但是晉升職位也對薪水有跳躍式幫助,而同輩中未能獲得升遷的人也能依照年資獲得標準加薪,抵銷了因為不能升遷的情緒心理衝動的離職現象,增加公司人員穩定度和經驗傳承。重點來了,以「忠誠」來看,大家認為是日本人會比「忠」呢?還是外國人會比較忠誠?古人說的好,非我族類必有異心,這句話就點出了人們通常都會偏向對於自己族群比較好。

筆者在這邊分享一個真實故事:在某傳統日本企業裡,甲和乙兩位日本年輕人同時進來工作了五年,這五年兩人沒犯錯也沒立啥大功勞,做的工作也幾乎一樣,也沒特別拍上司馬屁,但是為什麼甲會被提拔成乙的上司呢?因為甲跟上司一樣都是北海道來東京打拼的人,操著一樣的口音,聊著只有當地人知道的話題,久了自然在上司的心目中佔了一定的地位,時間到了自然就被提拔了。大家看看連日本對當地人都有種族情結了,更何況是外國人,所以如果你想要往上爬,一開始就應該去挑戰用能力來決定你薪水跟官職的外資企業吧。但是很不幸的是,外資企業要用人通常都是委託獵人頭公司尋找有工作能力的人,而不會採用應屆畢業生,所以如果是日本這邊大學或者研究所畢業的人建議先到日本傳統大企業上班好好磨練自己之後,再藉由跳槽讓自己的身價提升努力往上爬。

■日本人的開會

        如果有人問我,我最討厭上班的哪個部分,我一定會回答說:開會。我會討厭開會,並不是因為我討厭寫議事錄或者發言等,而是我覺得很多會議根本是浪費時間。由其是針對議題的討論,卻因為日本職場特別在意上下關係、不想承擔最後決定的責任等原因,開了幾次會都還是未能產生結論,每次都只能得出「讓我回去思考一下」或者「下次再討論」的結果。雖然與企業文化有關,但基本上對於講求工作效率的這時代,習慣有話直言的國人來說,這樣的馬拉松式討論不僅佔去工作時間,冗長但無法產生任何結論的過程也相當難熬。筆者認為,日本人的開會是影響日本企業體質的毒瘤之一,因為開會太沒效率,所以近年來才會被中國或者歐美國家等趕超過。

■上班族菜鳥該怎麼寫議事錄

如果是剛進日本公司的職場菜鳥會不會做議事錄,
就攸關到日後在這家公司能否向上爬的生死大事了。
筆者跟大家一樣在剛進公司的菜鳥時期,
就是擔任一直都在缺人的”議事錄作成大使”,
簡稱使(屎)缺。

對於日文沒有日本人好,
以及剛進部門對於工作內容上用的專有名詞幾乎不懂的筆者說,
製作議事錄的工作絕對排得上是筆者最討厭的三項業務之一!

加上部門上司跟同事一點都沒有憐香惜玉的打算,
會議中說話速度還是跟連珠砲一樣,
會議後也沒時間讓我問,
所以初期真的很痛苦,
只能夠靠著錄音筆來反覆聽。
(這應該是很多來日本工作的人的痛苦經歷之一)

但漸漸筆者從前輩做的議事錄,
以及自己去書店看該怎麼做議事錄的參考書後,
才有了一套適合自己的製作議事錄方法,
也才脫離了地獄第一層後到了下一層(咦?)。

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筆者製作議事錄的方法,
不過由於大家的習慣都不一樣所以參考一下就好^^

筆者當菜鳥上班族的時候一開始以為所謂的議事錄,
就是要把每個人說過的每句話都寫上去,
所以才造成還沒紀錄完這段就跳到下段結果沒聽清楚的慘事。
後來才發現上司跟同事根本沒要求你做到這程度。
(那你們也該早點提醒我啊…XD)

後來才知道做議事錄最重要的目的,
是要讓之後的結果可以回溯追蹤,
所以原則上議事錄只要清楚知道
1.誰說了什麼話
2.做了什麼決定
3.之後應該做什麼事
原則上就算是一個及格的議事錄。

所以在每次開會前,
就會以這三個原則做了一個範本,
然後填上已經確認的訊息。

———–日本省錢小站議事錄範本———–
■日期

■出席者
 佐藤部長(B)、田中課長(K)、鈴木さん(S)、遠藤さん(E)

■会議の目的
 定期会議

■メモ
 EがXXXXを報告し、Bが同意
 SがOOOOについて話したが、Kが他の部門と相談と言った
 .
 .
 .
 SとEがについて話した$
 
■会議の結論

 ★決定事項 

  XXXX

 ★未決事項

  OOOO

■TO DO LIST

 Kが他の部門にOOOOについて相談

———–範本到此為止———–

筆者 為了要速記是誰說的話(主語),
就給每位參加會議者一個代號方便判斷。
(比如說部長就是B)
以及在聽不懂不確定的地方,
總之先隨便寫上一段後標註個記號($)
之後整理得時候才方便去詢問相關人員。

然後等會議差不多結束的時候,
如果還有剩下一些時間,
也可以趁機整理出結論以及TO DO LIST,
來請現場的人幫忙確認。
這樣不但可以節省除錯時間,
也可以讓長官覺得你很不錯^^

另外也可以學習一些外來語日文,
讓你可以用少一點的單字量來表達事情。


■“大丈夫”別輕易說出口

對很多正在學日文的國人來說,日文的”大丈夫(沒問題)”幾乎變成口頭禪,被詢問時不管公事或者私事通常都會這麼回答。但是當你出社會的時候,請先把你的”大丈夫”給吞進肚子裡面,因為有時候你的”大丈夫”會讓別人不信任你甚至會害死你自己。

        筆者在新人時期,就曾經因為對客戶輕易允諾”大丈夫”時被上司聽見後被叫去訓話。上司說在日本就算你在有把握在有自信,也千萬不能用肯定的語氣說出大丈夫這三個字,因為世事無絕對,如果你允諾大丈夫的時候結果確不是大丈夫的話,你以及你所在的公司將會永遠失去客戶的信任。看了許多描述醫院的日劇也是,前輩醫生都會叮囑後輩說對即將要進行手術或者治療的患者以及家人千萬不能說出大丈夫這三個字,原因是會如果讓對方過度期望的狀態下失望的話,會對對方造成極大的打擊甚至會有被告的可能性。所以筆者在此呼籲讀著們在日本的職場上,千萬不要把大丈夫給掛在嘴邊,如果你想要表達你很有自信一定完成目標的話,你可以說”最善を尽くします(盡我最大的努力)”,這樣子的話,不但對方也會比較放心,萬一失敗對方也比較能夠釋懷。

■日本上班沒有颱風假

在日本,颱風豪雨等氣候原因的停止上班上課,並不會由政府下令發布,而是交給各個學校以及公司自行判斷。理由是日本的行政面積範圍大,天然災害往往只會影響到於局部地區,加上日本這邊緯度比較高,颱風移動速度都會比較快,通常半天之內就會過去,所以由政府機關來決定是否放假沒有意義。

不放颱風假的原因,除了行政以及緯度方面的之外,還有日本人本身對工作的態度。筆者曾經在颱風癱瘓了上午的交通後,過中午去上班時,發現家住的比較遠的幾個前輩從一早就開始工作了。我問他們說交通都癱瘓了你們怎麼還可以來上班。他們很帥氣的回答”為了不影響工作,所以昨天就住在附近的旅館了!”聽到前輩們這樣說,突然覺得在台灣成長,總是期待颱風天可以放假的我自慚形穢,無地自容啊。雖然並不是每個日本人都這樣想,但是這種”不論風雨多大,仍然會想辦法上班”的風氣的確是存在於大部份日本人的內心裡面。

■什麼情況下要帶伴手禮給職場上的上司跟同事


除了放長假出去玩還有退職時以外,如果你有請喪假產假病假那種長期不在職場上的話,特派員建議回歸職場時還是要帶給大家伴手禮,才會比較禮貌。畢竟職場上少了你一個戰力,會增加其他人的工作量,所以為了表示歉意+感謝,就順手帶個伴手禮給大家才能讓職場上的人際關係更圓滑喔^^

■談上班族的節稅

        到哪個國家生活都是萬萬稅,所以該交的稅還是要交,不要以為日本的國稅局不會查你這個小小上班族(筆者就有被國稅局找上門問一些收入上的問題),所以千萬不要心存僥倖而逃稅。雖然不能逃稅但是可以聰明的利用合法節稅來省下辛苦賺來的血汗錢。以下就來介紹日本有哪些合法節稅的方法:

寄錢回國:在日本工作的外國人,大多都會寄錢回自己家鄉來節稅,幾年前只要自己在所得稅申報表上寫每年給國內家屬的撫養費金額後不需要提出任何證明就可以扣除稅額,繳交比較低的所得稅。但是由於近年來外國人利用不需提出證明的漏洞來濫用這個制度(比如印度人說國內有七個老婆要養所以可以扣除所有的所得,不用繳一毛錢的稅等等),導致日本政府修正法條,嚴格規定如果要申請扣除稅額,不但要提供正式的匯款文件,而且要當地政府發行的戶籍謄本等官方文件才能夠申請。所以要從這方面節稅的朋友們,就要在年度末的時候把文件給準備好,才能夠合法節稅。

貸款買房:由於日本政府鼓勵民眾買房,所以對於貸款買房者祭出了十年稅率優惠。在這十年內政府會允許你扣除貸款餘額的1%來節稅。日本這邊如果是跟銀行貸款買自用房的話,年利息通常不會超過1%,也就是說政府會幫你負擔銀行的利息分十年。以想要在日本長期生活的人來說,一定要好好利用這種節稅方法。

買保險:日本政府為了要把國民的死亡或者生病的風險轉移給保險業者,所以鼓勵國民買保險,這樣子如果國民出了甚麼意外,國家的財政負擔就會比較少一點(由保險業者買單)。每年最多有12萬日幣可以扣除所以大家可以找找適合自己的保險來加入節稅,筆者就加入了儲蓄型的生命保險(老了會返回)以及房子的地震保險來節稅。

除了以上三種節稅方法外,還有一個不知道算不算是節稅的方法,就是跟年收入低於150萬的人結婚,這樣子每年也可以扣除38萬日幣,但是我相信應該很少人是會為了節稅而結婚...

■人力派遣

        有看過篠原涼子在2011年所演的日劇”派遣女王”的人,對這詞應該不陌生。近年來由於日本企業不景氣,越來越沒有體質來負擔正式社員的薪水以及年金,所以這種只在需要的時候雇用人的人力派遣方式漸漸成為企業愛用的雇用人才的方法。被人力公司派遣過來的臨時工,雖然帳面上的薪水很多比同樣職位的正式社員高,但是由於沒有正社員通常都會有的獎金、年金保險、交通費等,以及契約到期(通常為三個月至三年)時就會被解聘,所以當派遣工的福利絕對比正式社員還要差。那為何日本人都知道福利那麼差還會甘願給人力公司派遣呢?除了年輕人的工作意識形態的轉變(從戰後在一家企業從早做到晚做到退休轉變成自由至上,缺錢再去工作就好)之外,還有就是工作實在是太難找,只能先當派遣社員去別的企業賭賭看有沒有轉成正式社員的機會(2015年日本派遣法修改成只要派遣社員在一家公司工作3年以上就必須無條件轉成正社員)。

        對於外國人來說,當派遣社員的風險比較大的就是由於不是穩定的工作所以簽證申請或者更新時可能比正式社員困難”一點點”。但是這”一點點”由於日本這邊真的太缺人了,所以只要是被有點規模的人力派遣公司雇用的話,通常公司都會幫你把簽證給辦好,讓你能夠順利繼續留在日本貢獻。

■被上司罵非常不爽怎麼辦...

        不論是不是在職場,沒有人喜歡被罵,筆者也是當初在國內的時候也是被家裡人哄著,在學校學習也算不錯沒被老師教授們訓過,進入公司第一年當菜鳥也被寵著,就這樣當了顆沒被傷害過的草莓邁入了職場第二年...剛好又被分配到了公司裡排名第一會罵人的上司手下,就開始了我每個禮拜被罵被吼的職場生活...說話一個部分沒用敬語,被罵沒禮貌;抽屜沒關好,被罵有礙觀瞻;影印墨水設定太深,被罵浪費公司資源;總之就是什麼都被罵,之後有一次忘了跟客戶回報進度犯了大錯,就被上司用高音量(整間辦公室約200人都聽到的音量)被罵這樣會失去公司信譽。自從那天我覺得被羞辱之後就跟職場請了三天假出去散散心,後來去書店看了幾本類似心靈雞湯的療癒用書覺得好多了後,又重回職場繼續工作了。職場上的前輩看到我才花了三天就可以回歸職場後都用很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我讓我覺得怪怪的,後來才從他們口裡聽到那位上司重挫了很多比我早近公司一兩年的前輩,逼得他們轉職或者申請轉調部門,只有我還可以再被大家面前破口大罵後回來繼續工作。

        筆者在這裡並不是想臭屁我的心理有多麼堅強,而是我在進入職場以前已經做好心理準備跳出舒適圈,才能夠在遇到心靈受挫時能夠迅速恢復再次站起來。還有一點我一直堅信的就是,會罵你的上司就是好上司,因為愛之深責之切,只有關心你的人才會罵你,不關心你的人只會無視你。所以各位讀者在日本如果遇到有人罵你的話,只要確定不是上司是故意要霸凌你讓你難看的話,就請把他想成對方是關心你才會罵你,心理就會舒服許多了。當然,很多時候與其一個人判斷或者忍耐,適時的跟身邊人說說心理的苦悶也是讓你心理比較舒服的一個方法。切記,天無絕人之路,千萬不要因為被罵而想不開做出讓自己或者身邊人後悔以及傷心欲絕的事情...(筆者這邊會強調的原因是身邊有很多人太傻做了無法挽回的傻事,這也是日本這邊自殺率居高不下的理由之一。)

■本章總結

日本的企業雖然近幾年被歐美或者中國企業節節超過,薪資跟物價水準也都停滯不前,但是由於應屆畢業生的採用文化讓剛畢業什麼都不會的新人,可以透過邊學習邊領薪水的方式來成長,所以筆者認為對什麼都不會的社會新鮮人來說日本職場是值得你投資人生的地方。但是筆者不建議把你的人生都投資在同一家公司裡面,因為時代改變太快,就算是現在體質再好的企業未來都有可能因為國外競爭對手或者新技術等不確定外來因素導致被重創甚至倒閉。未來的潮流是無法預測以及無法抵擋的,所以你現在只能夠利用當下好好的充實自己,秉持著活到老學到老的態度來隨時學習新技術,才能夠把中年失業找不到工作的風險降至最低。

FACEBOOK
Ads Blocker Image Powered by Code Help Pro

Ads Blocker Detected!!!

We have detected that you are using extensions to block ads. Please support us by disabling these ads blocker.

Powered By
Best Wordpress Adblock Detecting Plugin | CHP Adbl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