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or廢文?】要怎麼預防手機不中暑

日本到了夏天這個季節
常常會有好幾天是危險高溫的日子
這時期不只人會中暑
智慧型手機也很容易中暑

以iPhone為例,
官方推薦使用環境為周圍溫度0℃~35℃之間。
但目前東京的最高氣溫達到了37.7℃
對於手機來說實在不是一個理想的使用環境

在這種超過所謂使用環境的溫度下
有些智慧型手機就會不爽罷工

新聞采訪了東京的一家修理店時
立即就有人帶著智慧型手機前來修理
說是電池出現異常。

智慧型手機修理王 渋谷店 藤山敏彥先生:
「電池膨脹,背面凸起。我認為這是所謂的『智慧型手機中暑』的癥狀。」

據說這家店每天約有10人因所謂的智慧型手機中暑而前來求助。

一位委托修理的客戶:
「(手機的電池)只能維持半天。充電後到中午就只剩下10%或20%了。」
智慧型手機修理王 渋谷店 藤山敏彥先生:
「當電池老化嚴重時,受到酷暑天氣或厚度等因素的影響,電池更容易受熱的影響,這就成為觸發因素,導致膨脹等癥狀。」

齊藤主持人:原來智慧型手機也會中暑啊…

首先關於智慧型手機中暑,
據說是由於手機本體散熱不良
加上外界溫度上升引起的

不過大多手機都有防溫度過高機制
只要手機快要中暑的話
畫面就會出現警告且不讓使用者繼續使用
「高溫注意,請等待本體溫度下降」→無法操作
也因為有這機制才讓很多智慧型手機免於壞掉甚至爆炸

另外「炎熱」環境下也會影響智慧型手機的充電速度
因為如果充太快的話也會讓手機發熱
熱上加熱就會啟動手機的防護機制
放慢充電速度甚至一時中止充電

以下四種行為雖然很常見
但是卻是很容易讓手機中暑的原因

▼邊走路邊充電
▼放在被陽光直射的地方當導航使用
▼戶外錄影拍片
▼玩使用GPS的遊戲

所以專家說上面四種使用情景要盡量避免在高溫環境中使用

那麽如果智慧型手機變熱了應該如何冷卻呢?

對智慧型手機很了解的記者石川溫先生指出
千萬不要把手機丟進「冰箱」又或者使用「保冷劑」
因為手機急速冷卻會導致內部結露


不但危險而且也會損壞到手機
要讓手機不中暑的關鍵是要緩慢散熱
比如說
・關閉電源等待一段時間
・對著風扇吹
・用容易散熱材質的手機殼

如果不想要買比較貴的散熱材質手機殼的話
也能夠在手機背面貼上一些十元日幣
因為十元日幣是由散熱性佳的銅所鑄造
所以就能夠用少少的錢有效的幫助手機散熱排熱預防手機中暑

今天的省錢介紹就到這邊
大家學廢,啊不對,大家學會了嗎^^

Ads Blocker Image Powered by Code Help Pro

Ads Blocker Detected!!!

We have detected that you are using extensions to block ads. Please support us by disabling these ads blocker.

FACEBOOK